论坛备份-大学四年

首先,我要谢谢你,游 客。谢谢你对我的信任!

在讲我对你的提问的看法之前,先说说我自己吧。我没考上北大心理,只能到中大读数学(据学校说若不是我数学竞赛的成绩好,他们是不会收第二志愿的)。其实,在高考之前我就说过,“如果不是北大,哪间学校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”。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极其失落的情绪,我开始了我的大学四年。四年中,我几乎没学什么专业知识,上课作业都是应付了事,成天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,所幸还看了不少杂书。直到很多年后,我才认识到,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。实际上,我遇到了很好的老师(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跟大家提过的,那些我极为敬重的治学严谨、品格高洁的老师),中大的学风很自由、自学环境也很好。没能在那里多充实自己,绝对是一种很大的损失。而且,我那时懵懂极了,根本没有你们现在的这种忧患意识,没有考虑过将来工作的事情。毕业后,我成为了一名程序员(读应数的几乎都干这行),两年后,我辞职考研。虽然对我自己曾经选择的人生并没有很后悔的感觉,但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。我喜欢读书,各种各样的书;我喜欢年轻人,喜欢你们身上的活力;我喜欢简单的生活方式,我工作以后每个月都没花过300以上的(包括吃穿用);我喜欢有自由的时间空间,可以让我沉溺。所以,我知道了,我要当大学老师;所以,我一定要读研。读研的三年,我真的很投入,很投入的读书、很兴头的担任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,虽然学校和身边的同学比不上本科那时的,但我反而收获更多了。

这就是我的故事。不知道你看完之后觉得其中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。要不,我再好好回答一下吧。你说:“不知道在这里能干什么,将来从这里毕了业出去能干什么,知识没别人的好,实践能力没别人的强,待人处事没别人有能力”

好吧,我们一件一件来说。首先,我们应该知道在这里能干什么,那就是尽可能地充实自己!希望你不要认为我是在叫口号。充实自己是一辈子不能停下来的使命,在这个阶段你们任务就是以发展能力为基点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手段、以增加社会活动实践为辅助,用最不留遗憾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。而现在,最应该明确的就是“我到底想要一种怎样的人生?什么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?”有了目标,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。

其次,是毕业了出去能干什么的问题。说句老老实实的话,即使你是北大清华的学生,也不见得能确定地回答自己这个问题。当今社会是复杂纷乱的,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不公平。但有一点我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你——现在,你们属于这间你们不怎么满意的学校已成定局,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;但你们如何选择面对她的方式,却将会大大改变你们的未来。举例来说,假如你们现在快毕业了要去面试,主考官看了你的简历,很轻描淡写地说了句“康大是什么学校啊?”你将如何作出反应呢?A.是啊,我自己也郁闷得很,我本来考中大的,一时失手而已。B.是的,我的学校并没有什么名气。但我很幸运地在那里遇到了很多好老师、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、结交了很多很好的朋友;我很庆幸自己的大学四年没有虚度,学到了很多、成长了很多。你认为哪种回答更好呢?

再次,你说,知识没别人的好,实践能力没别人的强,待人处事没别人有能力。别人是谁?是大多数的人还是某个人?如果你说的是某个人,那么,我们可以说,任意一个人都“知识没别人的好,实践能力没别人的强,待人处事没别人有能力”,因为总有人某方面比你强的。如果你说的是大多数人,那么请恕我不能同意!知识、实践能力、待人处事能力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步加强的,和你所处的学校或环境只有相对的关系、没有绝对的关系。我丈夫在北大七年(四年本科三年硕士),可是说起知识面,他对我是衷心叹服的,他说,无论我们将来的宝宝问他什么,他都可以说“问你妈去”。

亲爱的游 客,这就是我对你问题的看法了。啰啰唆唆地讲了那么大堆,希望能对你有用。如果你还觉得困惑,再问!我会以最真的姿态来回答,给你我觉得最合理的答案。

2 Comments »

  1. 黄琳 said,

    10月 31, 2006 @ 下午3:04

    你太厉害了,学到很多。
    我要用这个教育我的学生,哈哈!!

  2. 黄琳 said,

    10月 31, 2006 @ 下午3:13

    还有啊,觉得你真是成熟好多了!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· TrackBack URI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