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 28, 2006 at 上午11:47
· Filed under 论坛存档
首先,我要谢谢你,游 客。谢谢你对我的信任!
在讲我对你的提问的看法之前,先说说我自己吧。我没考上北大心理,只能到中大读数学(据学校说若不是我数学竞赛的成绩好,他们是不会收第二志愿的)。其实,在高考之前我就说过,“如果不是北大,哪间学校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”。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极其失落的情绪,我开始了我的大学四年。四年中,我几乎没学什么专业知识,上课作业都是应付了事,成天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,所幸还看了不少杂书。直到很多年后,我才认识到,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。实际上,我遇到了很好的老师(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跟大家提过的,那些我极为敬重的治学严谨、品格高洁的老师),中大的学风很自由、自学环境也很好。没能在那里多充实自己,绝对是一种很大的损失。而且,我那时懵懂极了,根本没有你们现在的这种忧患意识,没有考虑过将来工作的事情。毕业后,我成为了一名程序员(读应数的几乎都干这行),两年后,我辞职考研。虽然对我自己曾经选择的人生并没有很后悔的感觉,但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。我喜欢读书,各种各样的书;我喜欢年轻人,喜欢你们身上的活力;我喜欢简单的生活方式,我工作以后每个月都没花过300以上的(包括吃穿用);我喜欢有自由的时间空间,可以让我沉溺。所以,我知道了,我要当大学老师;所以,我一定要读研。读研的三年,我真的很投入,很投入的读书、很兴头的担任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,虽然学校和身边的同学比不上本科那时的,但我反而收获更多了。
这就是我的故事。不知道你看完之后觉得其中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。要不,我再好好回答一下吧。你说:“不知道在这里能干什么,将来从这里毕了业出去能干什么,知识没别人的好,实践能力没别人的强,待人处事没别人有能力”
好吧,我们一件一件来说。首先,我们应该知道在这里能干什么,那就是尽可能地充实自己!希望你不要认为我是在叫口号。充实自己是一辈子不能停下来的使命,在这个阶段你们任务就是以发展能力为基点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手段、以增加社会活动实践为辅助,用最不留遗憾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。而现在,最应该明确的就是“我到底想要一种怎样的人生?什么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?”有了目标,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。
其次,是毕业了出去能干什么的问题。说句老老实实的话,即使你是北大清华的学生,也不见得能确定地回答自己这个问题。当今社会是复杂纷乱的,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不公平。但有一点我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你——现在,你们属于这间你们不怎么满意的学校已成定局,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;但你们如何选择面对她的方式,却将会大大改变你们的未来。举例来说,假如你们现在快毕业了要去面试,主考官看了你的简历,很轻描淡写地说了句“康大是什么学校啊?”你将如何作出反应呢?A.是啊,我自己也郁闷得很,我本来考中大的,一时失手而已。B.是的,我的学校并没有什么名气。但我很幸运地在那里遇到了很多好老师、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、结交了很多很好的朋友;我很庆幸自己的大学四年没有虚度,学到了很多、成长了很多。你认为哪种回答更好呢?
再次,你说,知识没别人的好,实践能力没别人的强,待人处事没别人有能力。别人是谁?是大多数的人还是某个人?如果你说的是某个人,那么,我们可以说,任意一个人都“知识没别人的好,实践能力没别人的强,待人处事没别人有能力”,因为总有人某方面比你强的。如果你说的是大多数人,那么请恕我不能同意!知识、实践能力、待人处事能力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步加强的,和你所处的学校或环境只有相对的关系、没有绝对的关系。我丈夫在北大七年(四年本科三年硕士),可是说起知识面,他对我是衷心叹服的,他说,无论我们将来的宝宝问他什么,他都可以说“问你妈去”。
亲爱的游 客,这就是我对你问题的看法了。啰啰唆唆地讲了那么大堆,希望能对你有用。如果你还觉得困惑,再问!我会以最真的姿态来回答,给你我觉得最合理的答案。
Permalink
10月 25, 2006 at 下午8:29
· Filed under 论坛存档
英语是如何成为世界通用的“官方”语言的?靠的是一成不变、固步自封?我们拥有最美丽最动听文字的国家,为什么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英语?
中华民族有太多迷人的特质,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(或许是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唯一存留至今的古文明的原因)就是有容乃大。
东方文明是源于土地的,其色崇黄。中西方对“文明”的最高追求,一为代表黄色土壤的“温文敦厚”,一为象征蓝色海洋的“静穆的哀伤”。真正崇尚中华文化的人,应该明白这一点。
虽然年轻的心,总难免会时时骚动不安。但成长的标志,应该是内心的平静明晰。
Permalink
10月 19, 2006 at 上午11:42
· Filed under 论坛存档
之所以会突然想开这样一个版面,是因为隔壁小区前两天有一个初二的女孩从三十楼跳下来了,她在遗言里写“我有三个爸爸(她的母亲离异两次)……妈妈,对不起。但是我还是要说,我恨你!”
我不认识这个小女孩,但听说过她家的事情。她母亲是很有本事的人,可能对她的要求比较高,关怀和呵护又不太够。女孩比较胖,有些内向,学习蛮不错的。
听到这个消息,我愣了很久。我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倒回去一点点,多么希望我可以认识她,可以跟她说:
1、现在的你,可以选择死亡或者坚持活下去。坚持活下去或者不一定快乐,但至少还有继续选择的机会;而死亡之后,就再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了,就算后悔也没有任何办法了。
2、事情真的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吗?和母亲的关系现在是不怎么好,但还是有修复的余地的。她是爱你的,即使她没有用适当的方法爱你,即使你有时感觉不到。 退一步来说,即使情况永远无法好转,那就好好学习、快点自立!等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生存的时候,就可以完完全全的离开她了。
3、我也一直是个胖子,从九岁开始到十九岁,整个的青春期。(现在又胖了,那是更年期。)我知道那种感觉,怀疑如果我不在了(除了家人)会不会有任何一个人真的痛苦,怀疑人生是不是会永远苦多乐少,怀疑自己究竟会不会有人爱、值不值得别人爱。可是,孩子,随着责任的与日俱增,收获也与日俱增。成熟了,便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宽容,知道了自己的无知和局限,懂得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林林总总的无奈避无可避,也明白了应该为自己身边的一切美好心怀感激。 而且,我得到了我所期盼的所有美好——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、一份值得我付出热情和热爱的职业、一个懂得我珍惜我爱护我的人、好多好多臭味相投的挚友。
4、逆境不久,强者必胜!
Permalink
10月 19, 2006 at 上午11:41
· Filed under 论坛存档
才二十左右的孩子,为什么有这种感觉?
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不缺少爱,不缺少可以体会的爱
尽管有孤独有寂寞有失落有感伤,但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还是爱
广义来说,爱天空的清澄湛蓝、爱小草的翠绿芬芳、爱我们宽广博大深遂却步履沉重伤痕累累的祖国,感激我们能有一颗敏锐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一切美好
狭义来说,我们能自由自在地生活,是多少值得我们去爱的人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换来的啊,为了他们我们更要珍惜自己爱自己,不断成长成熟
其实,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望是难以避免的,我们只能渐渐学会直面它们,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,从而减少挫折和失望;而不是灰心遁逃,自哀自怜
即使在最困难的困境里,我觉得也可以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法,那就是——施予。看起来可能有些奇怪,但却是真的:当你付出,你就快乐。在我最低潮的两年里,我辞职考研并加入了义工组织,用了大量时间陪伴孤寡老人、特殊儿童、孤儿,尽管很累但却是最快乐的——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获得的比付出的多得多,与其说是我在帮助他们不如说是他们在帮助我
yun y,你可能遇到了很多无能为力的困难,但请相信,只要愿意感受美好、积极付出,心情不好很快会过去的
Perma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