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 30, 2008 at 上午1:12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同车回来的一同事mm问:天龙中最喜欢的女主角是谁?
一直认定是阿朱的。只是话到嘴边,却踌躇起来。
阿朱是好,真的好,也喜欢她很长时间了。每每念及她的娇俏可人一往情深就会觉得温暖。可是,当问自己为什么最喜欢她的时候,竟然,最诚实的答案是——她眼光好!
喜欢阿朱,原来,最重要的原因是萧峰。因为她喜欢萧峰,因为萧峰喜欢她。所以,这个从出场到成为重要角色到离场都行色匆匆的女主角(甚至主角地位并不稳固),才这么招人待见。这个角色,查大人着墨委实不多,对性格心情的描述也比较简单。我们爱她,多半是爱屋及乌。书里,小阿朱千好万好,最后死在爱人手里的决定仍是太草率了。这么轻易地放弃了自己,并没有成全萧峰。最后的那支折断的羽箭上,除了天下兴衰民族大义,只怕是少不得一把重重的推力——此生唯一所爱已走(更是因为自己的思虑不周全),塞外牧羊放马的未来便空洞得令人恐慌。其实在那时,早已是生无可恋。
所以,不选阿朱。选阿紫。只因为,她也同样眼光好。并且,无论她千不好万不好,她从不曾有负她的爱。
Permalink
4月 9, 2008 at 下午10:33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在宝贝儿的主页上看到的测试,也和阿赖一起试了试
两份结果的性格描述都相当符合我们的情况,我们现在的职业也恰好在列举范围之内
不过,还是有点犯晕——我居然是“内向”的……
阿赖:您的性格类型是“ISTJ”(内向+实感+思维+判断)
沉静,认真;贯彻始终、得人信赖而取得成功。讲求实际,注重事实和有责任感。能够合情合理地去决定应做的事情,而且坚定不移地把它完成,不会因外界事物而分散精神。以做事有次序、有条理为乐—不论在工作上, 家庭上或者生活上。重视传统和忠诚。
ISTJ型的人是严肃的、有责任心的和通情达理的社会坚定分子。他们值得信赖,他们重视承诺,对他们来说,言语就是庄严的宣誓。 ISTJ型的人工作缜密,讲求实际,很有头脑也很现实。他们具有很强的集中力、条理性和 准确性。无论他们做什么,都相当有条理和可靠。他们具有坚定不移、深思熟虑的思想,一旦他们着手自己相信是最好的行动方法时,就很难转变或变得沮丧。ISTJ型的人特别安静和勤奋,对于细节有很强的记忆和判断。 他们能够引证准确的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,把过去的经历运用到现在的决策中。他们重视和利用符合逻辑、客观的分析,以坚持不懈的态度准时地完成工作,并且总是安排有序,很有条理。他们重视必要的理论体系和传统 惯例,对于那些不是如此做事的人则很不耐烦。ISTJ型的人总是很传统、谨小甚微。他们聆听和喜欢确实、清晰地陈述事物。ISTJ型的人天生不喜欢显露,即使危机之时,也显得很平静。他们总是显得责无旁贷、坚定不变 、但是在他们冷静的外表之下,也许有强烈却很少表露的反应。
您适合的领域有:工商业领域、政府机构 金融银行业、政府机构、技术领域、医务领域
您适合的职业有:
· 审计师
· 会计
· 财务经理
· 办公室行政管理
· 后勤和供应管理
· 中层经理
· 公务(法律、税务)执行人员
· 银行信贷员
· 预算分析师
· 保险精算师
· 税务经纪人
· 税务检查员
· 机械、电气工程师
· 计算机程序员
· 数据库管理员
· 地质、气象学家
· 法律研究者
· 律师
· 外科医生
· 药剂师
· 实验室技术人员
· 牙科医生
· 医学研究员
· 信息总监
· 电脑编程员
· 证券经纪人
· 会计
· 文字处理专业人士
我:您的性格类型是“INFJ”(内向+直觉+情感+判断)
寻求思想、关系、物质等之间的意义和联系。希望了解什么能够激励人,对人有很强的洞察力。有责任心,坚持自己的价值观。对于怎样更好的服务大众有清晰的远景。在对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计划而且果断坚定。
INFJ型的人生活在思想的世界里。他们是独立的、有独创性的思想家,具有强烈的感情、坚定的原则和正直的人性。即使面对怀疑,INFJ型的人仍相信自己的看法与决定。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高于其他的一切,包括流行观点 和存在的权威,这种内在的观念激发着他们的积极性。通常INFJ型的人具有本能的洞察力,能够看到事物更深层的含义。即使他人无法分享他们的热情,但灵感对于他们重要而令人信服。 INFJ型的人忠诚、坚定、富有理想 。他们珍视正直,十分坚定以至达到倔强的地步。因为他们的说服能力,以及对于什么对公共利益最有利有清楚的看法,所以 INFJ型的人会成为伟大的领导者。由于他们的贡献,他们通常会受到尊重或敬佩。因为珍视友谊 和和睦,INFJ型的人喜欢说服别人,使之相信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。通过运用嘉许和赞扬,而不是争吵和威胁,他们赢得了他人的合作。他们愿意毫无保留地激励同伴,避免争吵。通常INFJ型的人是深思熟虑的决策者,他 们觉得问题使人兴奋,在行动之前他们通常要仔细地考虑。他们喜欢每次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,这会造成一段时期的专心致志。满怀热情与同情心,INFJ型的人强烈地渴望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。他们注意其他人的情感和利 益,能够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。INFJ型的人本身具有深厚复杂的性格,既敏感又热切。他们内向,很难被人了解,但是愿意同自己信任的人分享内在的自我。他们往往有一个交往深厚、持久的小规模的朋友圈,在合适的氛 围中能产生充分的个人热情和激情。
您适合的领域有:咨询、教育、科研等领域 文化、艺术、设计等
您适合的职业有:
· 特殊教育教师
· 建筑设计师
· 培训经理/培训师
· 职业指导顾问
· 心理咨询师
· 网站编辑
· 作家
· 仲裁人
· 人力资源经理
· 事业发展顾问
· 营销人员
· 企业组织发展顾问
· 职位分析人员
· 媒体特约规划师
· 编辑/艺术指导(杂志)
· 口译人员
· 社会科学工作者
· 心理诊疗师
· 大学教师(人文学科、艺术类)
· 心理学、教育学、社会学、哲学及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
· 作家
· 诗人
· 剧作家
· 电影编剧
· 电影导演
· 画家
· 雕塑家
· 音乐家
· 艺术顾问
· 设计师
Permalink
2月 28, 2007 at 下午2:30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从来没有哪段时光,像最近这样,如此平静而满足。
这种状态,已经蛮久了。
和阿赖在一起,时间越长越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幸运。
初六约了几个高中同学给老师拜年,之后一起吃晚餐。席间听着他们的高谈阔论,心里暗自庆幸。阿赖比我随和得多,和什么性格的人一起都能凑凑兴。
散了席我们慢慢走回家,一路牵着他的手,忍不住把感觉跟他说了。像他这样的淳厚质朴、稳重随和,像他这样对我无条件的好,真的,不可能再遇到了。
这几天,妈的一个熟人不断打电话过来,她读高一的儿子失恋了,不肯上学,一定要回初中的那间学校读,大概觉得这样就能挽回前女友的心吧。当妈的急坏了,不知该怎么处理。
我听了,很是不屑。不肯上学?那就休学一年好了。这是你所谓“爱”的体现吗?穷追猛打就是爱?放弃自己就是爱?只是不甘心被甩了吧。
回想起五六年前,我心血来潮想着不知是不是考考心理学的研,有两本书找不到。写信跟阿赖一说,半个月就收到了他的包裹。里面是装订得齐齐整整的两本复印本,是他到处跑图书馆借来的。后来,考了逻辑,那些书就一直被搁在书柜里。那个时候,我们已经很少通信了,他却仍把我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还要重,而我呢,仍懵懵懂懂地挥霍着他的付出。那个时候,他把“爱”这个字咬得紧紧的,却一直在用行动注释他的感情。
所以,想起九五年秋天那个躲在实验楼天台上埋头刻印章的傻男孩,才明白,一直以来我总埋怨他为什么那么晚那么迟才告诉我,是多么地没有道理。
Permalink
10月 23, 2006 at 下午9:39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周末,到了海边。尽管二十年前就见过海的(有鼓浪屿的惊涛拍岸激起千堆雪,也有三亚绵延八公里的洁白沙滩),还是格外激动。尽管没有带游泳衣,还是买了条泳裤(那里的游泳衣又贵又丑)穿着普通上衣就下水了,在海里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。水是有治疗作用的,游游停停,心情好得要飞起来。
晚上烧烤完,琼琼、小芳、那伽儿和我在海岸散步。才走了没多久,我们就不得不停下了脚步。同来的其他游客在海边放起了烟花,海边的烟花……或许就如爱情,绚烂美好而又那么短暂。我们四个人一言不发,偶尔惊叹两声,看得如痴如醉,各怀心事。
那时,天色已经黑得很透了,那伽儿和我还是决定沿着海岸线一直往前走,一直走到视线尽头的乱石滩。能够有个彼此默契的人愿意和你一起发疯,本身就是一种幸福。于是我们就一直走到了尽头的乱石滩,我尝试着再往前一点,结果把小脚趾撞破了,所以只好坐在礁石上闲聊,从大海到感情。思绪翩飞,我回想起好多以为自己早已淡忘的往事,于是就唱歌给她听,一首九年前写的歌——约海:
相约去看海,我们共同心仪的那片蓝
梦与现实之间没有栅栏 任情绪泛滥 无岸
相约去看海,扯片淡淡的忧伤为帆
把青春别在乌发的云端 奢侈的浪漫 无憾
你说在海的面前,感情会决堤 太危险
每一声海的呜咽 都在提醒,别急着让爱兑现
我想面对海的拥抱,人的力量太渺小
不要让你的执着 最终成为 又一次遗憾的预告
爱,对你,也许只是意外
但我心如海,翻腾着期待,冲刷多年积下的尘埃
就像海,完美如它也有悲哀,也有力不从心的感慨
简单如你我,还有什么放不开
哪一种未来,需要你用冷漠和麻木去安排?
我喜欢对自己坦白
天色已白 层染霞霭
这样的海 离不开
我们在礁石上坐了许久,为彼此的相似叹息,也为彼此的相似庆幸。坚持下去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,但是却是必经的过程。或许有人是幸运的,幸福唾手可得;但对于其他没有那么幸运的人,只有坚持不懈的寻觅、忍耐。
只可惜,再美的海,终究还是要离开的。
Permalink
9月 20, 2006 at 上午11:33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等待的期限可以有多长?看着金岳霖与林徽因的故事,荷青不禁问自己。绵延一生的等待,究竟是情痴还是偏执?是守候还是滋扰?世间营营役役的小人物,通常负担不起这么厚重的时间筹码。
从爱上宏宇的那一年算起,至今已是十年的光阴。前四年,是轻盈但专注的暗恋,仿佛从第一眼开始就注定的沦陷。酸楚自此如影随行,却从不曾懊悔过。
因为始终不敢期待这种无望的付出能有所回应,所以,那一日,当宏宇终于表白的时候,荷青竟无法吐出任何一个字,只能透过盈眶的泪深深地久久地凝视他,直到宏宇完完全全的明白。
之后,是两年天上的时光,他宠她、迁就她、以她为中心。直到,那么突然的,他说被拘束得不能呼吸,他说疲倦,他说分开。荷青完全没有承受的能力,她倒在床上持续地哭了一个月,拿着两人亲密的合影陆续地哭了一整年。她无法放手,她对自己发誓,要用一生一世的时间来等待,等待宏宇回心转意。朋友问:如果他又恋爱了怎么办?荷青回答:我等他分手。那他结婚了怎么办?朋友又问。我等他离婚!荷青温柔但坚定地说。
说这些话,是四年前的事了。一年之前,宏宇结婚了,在网上留下了婚纱照。荷青甚至已没有仔细看清楚那个女孩的冲动,所有的感觉早已面目模糊,就如新娘微笑的脸。曾经那么坚毅的等待,轻松地败给了岁月;曾经那么慎重的等待,多年后回顾起来竟有一种可笑的感觉。
荷青轻轻地吁一口气,合上了书,开始整理相簿。今天,拿到了女儿周岁晚宴的相片。相片中,女儿和丈夫幸福的表情,才是她这一生真正的等待。
Permalink
7月 1, 2006 at 上午10:45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阿根廷
阿根廷 英格兰
阿根廷 意大利 英格兰 西班牙
德国 阿根廷 意大利 法国 英格兰 科特迪瓦 巴西 西班牙
(乌克兰) (葡萄牙) (法国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德国 意大利 英格兰 巴西
我和阿赖在6月2号约定,要在世界杯期间赌一把球,规则如下:
1、分两次预测八强以后的比赛,小组赛开赛之前先把上半区填好,下半区则依次在1/4决赛、1/2决赛、决赛开赛之前完成;
2、由上至下各行中每项的分值分别为5、4、3、2、6、10、15,共计100分;
3、输家打扫卫生一个月。
从一开始把上半区填好之后,我就知道了,这是一场理智与情感的较量。上半区是情感,主角是我永远的阿根廷。为了决赛的可看性,甚至把我不怎么喜欢的英格兰送进了决赛——英阿大赛的旧恨新仇实在太多了,所以绝对不缺看点。而最最反感的巴西,则早早被我在八进四时就干掉了。于我,喜恶是很明确的:顺序是阿、意、德、西,此外再无偏好;巴,此外再无怨憎。
而下半区则是理智,阿根廷的宿命就是陪衬东道主狂喜的悲情,一个人的乌克兰还不如意大利小组赛最弱的对手,相比之下英格兰更为全面,巴西——哼!永远希望冷门出在巴西身上。只是……不知得盼多久……
本来是坚决要看第二场的,尽管知道没有什么悬念。但第一场赛后就已没有任何能量支撑下去了,只得早早就寝。
西班牙和劳尔的告别已令我痛彻心扉,今天凌晨,阿根廷和梅西的离去则更是撕心裂肺。尽管,理智作出的判断早已预见,却情愿事实是阿赖赢了;尽管,克林斯曼的金头发曾是记忆中的阳光、日尔曼是我最喜爱的民族,但,失去了令我惊艳叹服的天才梅西、失去了蓝天白云的颜色,世界杯就失去了牵动激狂心跳的能力、失去了因极度的喜悦而落泪的可能。
再会……幸会了
Permalink
6月 30, 2006 at 上午12:25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爱情片。
男主角使劲儿摇着女主角的肩,歇斯底里地嚷着:“我爱你!爱你!你听懂了没有?!”
恐怖片。
阴沉的长廊,白衣长发的女子一转头,苍白的脸上两条悚目惊心的血痕,女主角尖声惊叫。
剧情片。
男一号赶赴沙丘中的法场,去拯救他的情敌男二号,而此刻枪口已对准了男二号的头颅。“枪下留人!!!”男一号大声疾呼。
对我来说,上面的几种片子实际上属于同一个类型——搞笑片。看着琼瑶、看着海岩,我笑得歪歪倒倒,前仰后合。了不起的编剧,实在太幽默了——只有抛下了“normal”和“sense”,才能企及这种无我无畏、旁若无人的境界。
没想到,于我而言搞笑片的范围在世界杯期间又扩大了。小翔在补时最后一分钟的爆发真是具有石破天惊的力量啊,我和阿赖笑得瘫倒在沙发上整整二十分钟。那段激情的独白还似乎有着周星星或者是王家卫的影子——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?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?
实在是忍不住高呼:“搞笑片万岁!”
Permalink
5月 29, 2006 at 上午10:17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等待之一 说理版
等待是什么滋味?
若做个大型的社会调查,总结众说纷纭,得出的答案恐怕只能是——一言难尽。
不论喜不喜欢享不享受,我们这一生都少不免被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等待中的时光覆盖。或许,最荒诞的是,在大多数的时候,我们都在等待“戈多”。不止我还有别人也在等着他,专心致志地等,他却始终没有出现,等得大家都已经忘记了为什么会在这里等。他究竟是谁,究竟代表什么,没有人知道,连等待他的人都不知道。
喜欢等待滋味的人说,等待是沙漠中的野花,是春雨轻敲窗棂,是归家的列车,是酿造的梦境,是冬夜里一同品茗的友人,是情人由远及近的脚步声。
不喜欢的人却说,等待是可怕的。这可怕在于,等待的人对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,对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,因而被迫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。等待总之是一种无可奈何。
大而言之,人生所有的变化之前,都少不了等待。等待是拼凑一生的时间积木。所等之事是喜也罢是忧也罢是吉凶未卜也罢,总会过去。等待的本身,是没有专一可言的,时间一变,就陷入了另一场等待。
等待之二 随笔版
我是一个极擅长等待的人。这一点是在很后来的时候才发觉的。在所有人的眼中,我都是一个标准的急性子。照理说,这种人应该会很反感对方迟到才是,而我却不。
我很喜欢等待的时光,喜欢那种可以名正言顺地胡思乱想的感觉。正因为等待迫使人无所事事,反而可以让我全身心地天马行空。
当然,如果可以选择,谁都希望是掌握主动的人,赴约的或是先离开的那个。毕竟——赴的未到,等的人面对的是静止的时间;走的去了,留的人面对的是空虚的空间。在无限延长的时空里,等待是无法删节的省略号。
只是,无可选择的时候太多。明知她是一定会迟到至少十分钟的,仍是不愿不守时,宁可等;明知他说的不是实话,却不愿揭破,宁可等;明知早已事过境迁云淡风轻,还是不愿放弃,宁可等。
或许,并不是喜欢等,只是不得不。因为执着,因为有太多的不能舍弃。朋友总说,我太随性,容易错失机遇。其实不然,在我心里是比较过的。固守一方不移的坚定并不容易。不过,要我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更不容易。即使明知会失去些什么,仍是无法不执着,宁可错过。
所以,宁可等。
等待之三 哀怨版
再没有一种时刻比现在更能体会等待的悲哀和苦楚——想见的人久等不来,想说的话凝在唇边,想象无根的泪已在唇齿间浇灌出一朵带露的罂粟。原谅我,我只是,欲罢不能。
开着论坛,一次次地刷新,一次次地接受打击——你还没出现;挂着oicq,一遍遍地回味曾经共有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;听着蔡健雅的I do believe,反反复复层层叠叠地诉说,无怨却悲凉。
知道吗?即使是开了一天已经发热发烫的显示器,也会让人觉得冷绝白绝、触手成冰的啊。就如隔着长窗隔着纱帘望出去的山月,让人有一种绝望的惊惶。山月总是触动心底最深处的忧伤,思念也是。
你在做着些什么呢?不敢打扰你,却又无法不想念。思念到了深处,就会产生一种错觉——仿佛山中方一日,世间已千年。忙碌的你在时间里穿梭,不知日升日落;等待的我在凝滞中守候,老了笑容白了鬓。
只怕是——
鴥彼晨风。郁彼北林。未见君子,忧心钦钦。如何如何?忘我实多!
Permalink
4月 2, 2006 at 上午3:25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收音机于我,仿佛已经是洪荒年代的事情了。其实,我从未真正领略过它。从就着鸿运扇上一点点微弱的荧光偷偷看杂书,到三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的玩仙剑,我似乎只在自己可以掌控的世界里沉溺过。至于音乐,则是从Walkman、Discman到Mp3。很长的时间里,走路、坐车甚至骑自行车都挂着耳塞,不然就会心神不宁、不知所措。或者说,只要是一个人的时候,我就需要它们给我安全感。
可是,却一直没有爱上过收音机。不知道是不是,一个人的时候尽管是孤单的,却并不寂寞。或者,就如喜欢纯粹的字书不接受读图时代一样,我并不喜欢穿插在两首歌之间的评论或独白,这些都影响了我所能沉溺的程度。仿佛看恐怖片遇到广告时间一样,是大煞风景的,把人抽回到现实世界。
记得Ross在电台给Rachel点歌:“你的眼中盘踞着坚冰,你的身边缠绕着荆棘”。这首U2的With or without you,后面还有一句“没有什么值得争取,也再没剩下什么可以失去”。看着他们悲戚的眼神,才猛然明白,收音机是多么的寂寞。
因为想表达的太多,却欲诉无门;因为世界明明太挤,却空旷无人;因为体内燥热难当,却手脚冰冷。纷杂的音波在城市的夜空交织,如射灯;悠长的叹息却在斗室萦聚不散,如雾气。在众多的声音里找到最能抚慰自己那一种,并执着的等待下去。如果不是不可数的寂寞,又怎么可能坚持?
孤独的时候,沉溺自己;寂寞的时候,放任自己。孤独的时候,需要空灵的清澈的如天穹长风般声音;寂寞的时候,需要能让人体会到如恋爱般感伤而轻颤的声音。
寂寞,With or without you。
Permalink
3月 29, 2006 at 上午10:41
· Filed under 随笔杂感
看完Meet Joe Black,洗头洗澡,坐下来已是2点多了
从来没有想象过这样的死神——眸子如新生儿一般澄澈,腼腆得近乎僵硬,爱上了在人间吃到的第一口花生酱和遇到的第一个女子
理论上,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应该内心平和、没有忧伤、没有恐惧,因为有爱
只是,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遗憾沮丧无助忧伤或恐惧,或许,也正是因为有爱
因为有爱,所以留恋所以不甘
真正离开的时候,是很难如此从容而优雅的
Permalink